2020年10月30日下午,bwin必赢“风云英华”学术讲座第三十四期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赵纯教授为公司师生作报告分享。赵纯教授长期从事区域及全球模式的开发和应用,并专注于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大气多尺度过程间相互作用机制。此次报告的题目为《大气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赵纯教授介绍大气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复杂且重要,如大尺度环流对局地环流的强迫作用,以及小尺度地形、对流潜热释放、气溶胶效应等对大尺度环流的影响,而多尺度大气模式则是揭示大气系统规律的有力工具。通过对模式的模拟能力是否完备和模拟是否精确的提问,赵纯教授简要介绍了在发展优化模式关键模块和模式评估方面的许多工作。接着,从大气数值模拟实验出发,分别详细介绍了复杂地形对青藏高原气溶胶效应的影响以及华东强降水地区变尺度模拟两部分工作。
青藏高原上气溶胶效应对区域及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设置平滑地形的敏感性实验,赵纯教授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复杂地形增强了青藏高原南坡黑碳排放向高原上的输送。具体表现为夜间背离高原的输送减弱和白天朝向高原的输送增强,导致随时间累积青藏高原上黑碳加热率显著增强,同时改变了气溶胶在积雪中的辐射强迫分布。
全球大气变尺度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开展高效模拟并排除边界条件限制。赵纯教授开发的全球变尺度模式可以很好地分辨华东梅雨季对流性降水和解析降水的空间分布,并修正GFS预报降水系统偏北的误差。通过分析发现,大尺度上升气流模拟偏差是导致环流位置偏移的主要原因。采用变分辨率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出梅雨季降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同时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也更符合实际观测。最后赵纯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最新开发的耦合气溶胶模块的变尺度全球模式对沙尘气溶胶的模拟结果。
赵纯教授的精彩报告得到公司师生的热烈响应,在线上学院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