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本科员工提供专业发展信息,帮助员工完成对未来的合理规划,2016年3月16日下午4时,“未来‘气’哪儿——bwin必赢研究生就业经验交流会”在bwin必赢院楼D102报告厅举行。六位2016届bwin必赢的硕士研究生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公司党委副书记喻春红老师出席了此次分享会。这次活动获得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关注,不到四点,现场已是座无虚席。
在主持人简单的开场介绍之后,即将就职于国电南瑞水利水电分公司的李逍潇同学首先给大家做了报告。和传统的大气科学专业就业方向相比,李的工作内容显得相当出人意料:电力。传统观念上,大气科学就业一般与天气预报联系紧密,就业岗位多集中在气象局、空管局等需要提供天气信息的单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攻读研究生之后,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在很多领域都对具有大气科学背景的人才需求很大,就比如像新能源开发这样的具有强大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当然,这样的工作对个人学习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李同学认为,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对科研工作和就业的兴趣水平,合理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编程能力、科研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作为一个看似“改行”的大气科学专业员工,魏瑞增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魏同学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简短精炼地向大家说明每个方向最需要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并着重补充了电力系统提供给气象专业员工的岗位。目前气象学知识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利用和电力线路设计上,区或省级电科院、电力设计院都有相关岗位亟需大气科学相关人才。作为在工作单位实习了半年的“老实习生”,魏瑞增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参与应急抢险、情况分析的工作经验,列出台风、覆冰、雷电、山火等电力系统危害因素,生动的讲解让现场时时爆发出笑声。嬉笑之余,魏同学还向学弟学妹建议道,在工作中不仅要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学会与人沟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课本之外的知识水平。
即将就职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的朱炜在报告中回顾了自己从制作简历到找到工作的过程。从如何构架一份吸引眼球的简历,到如何搜集与整理招聘信息,再到如何寻找实习并从实习经历中总结经验、确立目标,最后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朱炜同学都详细地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朱同学认为,实习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争取实习机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确立目标,实现自我提升。和朱炜同一单位的孙凯解答了大家关于未来工作内容的疑惑。在电力系统中,风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仍有待于精密的测算和预报。大量需要处理的数据对处理者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要求,这些领域都需要大气科学专业知识支撑。因此,孙同学鼓励大家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发挥特长,更加得心应手。
国防生代表温龙单独介绍了气象专业国防生的分配方向和工作情况。本科学习雷达气象学的温龙从国防生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提出了关于本科学习、深造方向的建议。长期在外观测进行科学研究的温龙一提起工作内容,言语之中就充满了自豪感。温同学说,科学研究在辛苦的同时也充满了乐趣,每当自己能用观测数据加上专业分析解释一些现象、一个事件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温同学特别鼓励国防生同学努力学习,并在完成本科学习后继续升学,在更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同时,用更专业的技能更好地服务国家。
刘芷君作为压轴出场,以一句“我其实是学酥”开场就引起一阵笑声。她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历程,风趣地讲述了自己面对高难度的学习内容时采取的处理方法,强调了专业课对学分绩的重要作用。提及自己在面试过程中的经历,刘芷君客观地评价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提醒员工们在面试时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而要抓住时机,发挥好自身优势,切合岗位要求,即使工作内容与本专业联系较少,也要应用自己在大学积累的经验能力,合理处理实际问题。
学长学姐们的演讲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交流会结束之后,一些同学留在会场与他们进行了单独交流,了解了更多关于就业和深造的信息。对员工来说,这类交流活动是做好人生规划、避免弯路绕路的重要帮助,也是跳出课本了解社会的一个崭新的窗口。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能够在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的同时,尽早规划自己的气象人生,并为之努力奋斗!
(文|潘延 薛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