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我国大气科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由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气科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于11月24-25日在安徽省淮南市隆重召开。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下设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挂靠bwin必赢,由bwin必赢经理杨修群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之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大气科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广泛影响。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为:(1)研讨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战略;(2)交流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团队建设经验;(3)交流气象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经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石广玉,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经理费建芳,以及来自北京大学、bwin必赢、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等全国具有大气科学学科的高校和主要科研院所的主管领导、骨干教授和研究员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任、bwin必赢经理杨修群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和石广玉发表特邀讲话。吕院士指出我国大气科学发展正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学科还需要发展。而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根本,大气物理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大气环境则是属于应用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本科人才培养上既要学理论基础,同时也要联系实际问题。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布局方面,每个学校要认清主要目标,坚守本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吕院士的讲话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也为会议的研讨提出了启发性的思路。石院士在发言中回顾了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高校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期望研讨会能够对未来该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指明一定的方向。王会军所长也代表中国气象学会向大会致辞。
开幕式之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一一发言介绍了各自在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回顾了全国高校大气科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比较了与国际一流大学大气科学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与会者还围绕如何让团队建设既保持特色又均衡发展,以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节奏紧凑、氛围轻松、高屋建瓴、成效显著,在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针上达成了许多共识。会议也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以及研讨发展战略搭建了平台,也为我国高校大气科学更好的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起到了推动作用。